top of page

SelfieSign 錄影簽名技術解決電子簽名『不可否認性』疑慮


全國病歷學會研討會中部某醫院分享電子簽名糾紛案例


※本文經編輯後於 2022 年 9 月在工商時報獲刊。


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需要使用侵入式醫療的狀況也日益頻繁,隨之而來的醫病糾紛也急遽增加。衛福部今年也正式宣布「新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」上路,允許醫療院所委外建置電子病歷資訊系統,並可使用雲端服務處理電子病歷資料。但醫界在大力擁抱無紙化潮流的過程中,無形中卻也承擔了更多的風險。


在 8 月進行的病歷學會研討會上,中部某醫院資訊室分享了案例,展示了 SelfieSign 影音簽名如何協助客戶避免醫病糾紛。中部某醫院是 SelfieSign 的重要使用客戶,自 106 年度開始導入 SelfieSign 作為電子醫療同意書簽署使用,每年節省超過 3,300 萬元新臺幣之人事與用紙成本。


在案例中,病人術後否認一筆 2 萬零 500元之手術費,表示同意書上之簽名並非他本人的簽名筆跡,同時錄影框未錄到他本人影像。他在網路上爆料表示醫院擅用他的名義偽造簽名,以獲取不當利益,因此拒絕付款。


事件解析


病患在手術後堅稱自己並未簽署同意書,並拒絕付款的依據,是因為他認為該份同意書上沒有拍攝到他的臉,也不是他的筆跡,因此聲稱此份簽名無據而拒絕付款。


然而,由於前兩份「手術同意書」、「麻醉同意書」的簽名都有拍攝到臉部,與產生爭議的「自費同意書」簽名相隔時間不到 2秒,加上三個簽名的時戳與 GPS 位置等資訊都相符,因此依然能證明這三個簽名屬於同一人之手。


正因為前兩個簽名成功錄下了病患的簽名過程,再加上三個簽名的時地資訊可供對照推演,才解決了本次爭議。可以說,要是未使用具備錄影簽名技術的電子簽名的話,這次的醫病爭議恐怕至今仍難以解決。


然而上述爭端並非特例,在各級醫療院所否認親簽仍時有所聞,依據經驗藉助同時錄影錄音的電子簽名能直接有效平息爭議,減少醫病溝通往返之時間與成本。


SelfieSign 加入臉部偵測技術更安心


為了確保每次簽名都能確實錄到簽署者的臉,SelfieSign 加入了「臉部偵測」功能,以保證每次簽名都能確實獲得簽署者的生物資訊,並保障簽名效力。


SelfieSign 加入了「臉部偵測」功能,以保證每次簽名都能確實獲得簽署者的生物資訊,並保障簽名效力。


每次簽名前,SelfieSign 都會確認攝錄畫面內是否有人臉,若無則會鎖定簽名功能,直到確實偵測到人臉後才會開放簽名。如此就能在確保有錄到簽名者的情況下,完整進行簽名,也就避免了爭議。


一般的電子簽名無法保障簽名效力


眾所皆知,人在握筆簽名時的筆跡,與利用手指、滑鼠等方式於觸控板或其他輸入介面簽名的軌跡非常不同。人因為有習慣與肌肉記憶,會形塑出個人獨具之行為模式的生物特徵 ,因此筆寫的筆跡雖然每次都會有差異,但必定有固定的模式跟按捺習慣可供鑑識,因此至少在爭議時可供法務部專業第三方鑑識,雖然過程繁複,但有時仍存在鑑識結果的爭議。


法務部調查局文書鑑識科與資通安全處都曾表示,電子簽名不若紙本簽名可以以科學鑑識方法鑑識簽署之筆跡,而電子簽名的載錄的「軌跡」、「壓力」、「向量」、「速度」等,就只是一堆數據,它無法被鑑識,也無法作為證據使用。


若使用者發生爭議時,使用者往往需要另外尋找其他證據來證明簽名是偽造的或是冒用的,原本應提供便利性的產品卻成為麻煩的根源,得不償失。


如今主流的電子簽名產品,均主張無論簽名出來的圖樣為何,只要簽署者能認證自己是該帳號當下的登入者與擁有者,該簽名就是有效的。然而此法最大的弱點在於,天底下沒有不會被攻破的密碼,因此帳號安全就有重大的疑慮,一旦密碼外洩,就後患無窮了。從法理上來看,這樣的電子簽名等同只有登錄帳號的證明效力,無法證明是本人親簽。


廠商們也了解這個狀況,為了確保帳號安全,這些電子簽名廠商也無不競相增加更多的驗證碼認證手續,但這些方法依然無法完美保證資訊安全,使用者被無數的密碼與驗證方式糾纏不清,更影響使用者體驗。


電子簽名技術正解SelfieSign


SelfieSign 化繁為簡,直接利用錄影錄音的方式確保每筆簽名的效力,使爭議不幸發生時,使用者仍有足夠的資訊保護自己。


透過錄下臉部影像,SelfieSign 確保了簽名的重現可能,使簽名擁有足夠的證據力,更可避免繁瑣無用的額外認證手續,讓簽名重新變得簡單、自然,避免爭議的同時,也讓人際相處更和諧。


除了創新的電子簽名時結合錄影外、簽名地點、時戳、浮水印、IP 加上合規的電子文件技術規範與數位簽章加密等多項安全技術,確保每筆簽名的不可竄改性與不可否認性,有效遠離詐騙和電子簽名否認的糾紛,同時達到無紙化及大幅提高效率的作用。

bottom of page